发布时间:2025-03-26 有效时间:2025-07-04
一、执法服装设计原则
标识权威性
服装设计需体现执法严肃性,结合文化市场管理特点,融入国徽、麦穗等国家象征元素,强化“依法护文”的核心理念
6
7
。
统一使用“文化执法”字样及编号,便于公众识别与监督
7
8
。
功能与实用性
按季节划分常服、执勤服、防寒服等类型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(如日常巡查、大型活动保障等)
6
8
。
采用耐磨面料,确保执法人员行动便利与安全
7
。
二、标识与编码规则
胸号与臂章
胸号:采用全国统一编码规则,包含省份、市、县及执法部门代码,末位为人员编号,实现追溯
6
8
。
臂章:盾形图案内嵌国徽、麦穗等元素,外环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执法”中英文字样
帽徽与肩章
帽徽以国徽为核心,搭配松枝、长城等图案,彰显执法权威
7
;
肩章通过星徽数量区分职级,确保层级管理清晰
。
三、使用与管理要求
规范穿戴场景
仅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穿着,不得用于非执法活动
6
8
;
适用于执法检查、案件调查、重大活动保障等场景
7
8
。
监督与维护
建立电子化服装管理系统,记录配发、更换及回收信息,防止冒用或流失
6
8
;
定期开展着装规范培训,对违规使用行为予以通报或处分
7
8
。
。
全国协同效应:通过统一标识体系,与其他领域综合执法形成联动,强化跨部门协作效率
7
8
。
总结: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标准化执法服装设计、编码规则及使用规范,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形象统一化、管理精细化,进一步保障执法权威性与服务效能
6
7
。当前规范强调标识权威性、功能实用性与监督可溯性,契合2025年文化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目标